426.第426章 如果是孙太初那就是真的

衣山尽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风雨小说网 www.44pq.io,最快更新国士最新章节!

    这一手玩得圆滑,不得不承认,刘宇亮能够在官场上熬到入阁为相这一步,在做官和文字工夫上已经炉火纯青了。

    若是换成一个普通君王,没准还真没他给糊弄过去。

    到最后,追究起责任,也没他刘宇亮的事。

    可惜崇祯皇帝这人不但不普通,还是个异常精明之人。后人的历史研究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,如果崇祯皇帝没有那么精明和急噪,如果他还是同万历、天启那样做一个撒手掌柜,说不定明朝还能多挺几年。

    一个弱冠年纪登基,就能不动声色诛杀一代权宦九千岁魏忠贤,集大权于一身的皇帝,又正值四十岁壮年,刘宇亮的那点小算盘如果瞒得过他的眼睛。

    结局,可想而知。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刘宇亮没吃午饭就赶到西苑,在一边旁听崇祯皇帝和百官商讨对敌作战事宜,旁听卢象升、杨延麟和杨嗣昌的********。滴水未进,到现在,已是傍晚,早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。

    他这人年纪也有些大,前一段时间又患了消渴症,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糖尿病,挨不得饿。

    加上又挨了皇帝一顿痛骂,失魂落魄地从里面出来,只感觉眼前阵阵发黑,身上一阵接一阵虚汗往外渗。

    他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摸出了西苑,就再也支撑不住,头一歪,就要朝地上倒去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一个人急忙上前,一把将他扶住:“刘相,刘相……你怎么了……快快快,快扶刘相上轿。”

    听声音,这人正是自己在内阁最亲近的扈从。

    很快,就有几个书办拥上来,七手八脚地将他给扶上了轿子,又将一小坨砂糖喂进刘宇亮的嘴里,灌进去一口水。

    半天,刘阁老才缓了过来。

    睁开眼睛,发现轿子已经晃悠悠地向前走着,那个扈从正侍侯在身边,又问:“刘相,还要用些吗?”

    “事行有度,过犹不及,可以了。”刘宇亮疲惫地摇了摇头,这句话既是在说此事,又仿佛是在说自己。

    是的,今天自己也是太心热了,却不想为自己惹下了天大麻烦,这才是真真的过犹不及啊!

    那扈从这才醒悟过来,忙将砂糖收了。刘宇亮这病也是奇怪,不能甜食,可一旦晕厥,偏偏要喂些糖水才能救过来:“刘相,是否去请个郎中到府上瞧瞧?”

    “你们这是要带我去哪里?”刘宇亮忙问。

    “阁老身体不适,自然是送你老人家回府。”

    “回府,不不不。”

    轿子停了下来,那个扈从问:“阁老你要去哪里?”

    “去皇城内阁。”刘宇亮一脸的疲乏:“今日是老夫在内阁值守,内阁的钥匙还在我手上,那边还等老夫锁阁呢!”

    原来,按照大明朝的制度,内阁阁臣一般都会在皇城内阁上班,靠近皇帝禁中,以方便天子垂询。只不过,当年正德皇帝因为怕热,就常年居住在西苑。为了方便处置政务,内阁没有办法,只得又在西苑设了个值房。

    再加上司礼监和六部在那边的值房,无形中,帝国的政治中枢就从皇城里搬了出来,搬到西苑那边。

    不过,六部和内阁的正式衙门还是在皇城里面。

    内阁规矩,每日得有两个内阁阁老在里面值班。其中一人执掌内阁机要的钥匙,到下班时,得由这个掌钥匙的阁臣亲自锁门之后,大家才能回家,称之为锁阁。这半钥匙并不固定放在一个阁相手头,而是轮流执掌。

    今日刘宇亮在西苑耽搁了半天,倒将回内阁锁阁的事情给忘记了。若他不过去上锁,内阁的工作人员今天谁也别想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刘阁老这人为人和蔼、稳重,和人说话都是轻轻柔柔,即便是内阁的一个小吏,也不肯轻易出言呵斥得罪。能够在这中机要之地当差之人,谁背后不是站在几个大人物。若是得罪了,将来免不得有许多麻烦,不是为官之道。

    所以,在一路上,刘宇亮就不住催促轿夫快走,心中也寻思着等下见了内阁的小吏们该如何温言抚慰,这才既不使他们心生怨怼,又不失自己阁相的体统。

    可转念一想,刘宇亮心中却突然大生颓丧,他摸了摸自己下巴上胡须,轻叹一声,暗想:我这个内阁阁臣估计已经做不了几日了,刘宇亮啊刘宇亮,你都快六十岁了,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,即便是头上掉下来一片树叶也吓得如惊弓之鸟,斟酌半天这是不是有人对你不满。如今,事情都变成这样了,也许,过得几日,你的仕途就要走到尽头,你还顾及这么多做甚?

    想起刚才在西苑时皇帝那可怕的表情,刘宇亮就如置身热汤之中,只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隙钻进去。

    天子很明显地察觉到他偷换了概念,表情又是失望又是痛心又是愤怒。

    刘宇亮一看,就知道糟糕了,也准备迎接皇帝暴风骤雨般的申斥。

    可是,预料中的雷霆并没有出现,可这却更让他难受。

    崇祯只吐出一个字:“滚!”

    堂堂阁臣,一把年纪的老臣,竟然受到这样的羞辱,我刘宇亮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。

    于是,刘宇亮顾不得旁听言官们上的谏言,说皇帝不尊重老臣,望之不似人君云云,跌跌撞撞趔趔趄趄地走了出去,如同一具行尸走肉。

    通常,一般的官员遇到这种情形,都会直接上一道请辞职折子,如此或许能够保全颜面。

    刘宇亮也打算这么说,到了内阁之后,他也懒得搭理早已经等下班等得不耐烦的下属们,一个人钻进签押房,磨了墨提起笔开始写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些,他突然想起自己少年发蒙时父母的期望先生的严厉,青年时的寒窗苦读,中进士的意气风发,入阁时的志得意满。

    可这一切,也许立即就会化为乌有。

    难道我这一辈子,到临了就为了这么一个结局。

    一念悲处,竟有浑浊老泪落到纸上。

    正在这个时候,突然有个小吏治快步走了进来,一脸酒醉似的通红:“紧急军报,紧急军报,前线大捷,斩首一千二百级。”

    这一嗓子,立即将还留守在内阁的几个书办都吸引过来。

    毕竟,这一场仗就在京城外打,直接关系到城中每个人的生命安全,想关心都难。况且,大明朝的军队打仗打得也实在太憋屈了,可以说是从一场失败走向另一场失败,根本就没有点让人欣慰的消息传来。

    如今竟然听到有捷报传来,几乎所有人都围了过来。

    偏偏又畏惧刘阁老的,不敢进屋,只拥在门口听着。

    “一千二百级!”刘宇亮倒是吓了一跳,心中的第一个反应:这下面的孙子实在太操蛋,冒功冒成这样,若战场在辽东或者湖广,咱们也没办法查验,可这一仗就在城外打,骗人也不动动脑子?

    拿过捷报只看了一眼,刘宇亮就已经可以肯定这一点。报捷的是宣府阵,说是昨日上午,宣府军夜袭建奴老营,因为兵力不足,逼不得以撤退。但鞑子狂妄,竟穷追不舍,宣府镇渤海所参将孙元率两千宁乡军奋起反击,击溃建奴五千追兵,斩首一千二百余级,其中真夷有五百来人。

    刘宇亮自知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尽头,说不明日出城视师,就会死在战场上。他现在一改往日谨小慎微的性子,冷笑一声:“好大胆子,区区两千边军就敢妄言斩首一千二百了,还五百多真夷。这捷报写得到处都是漏洞,渤海所的孙元失心疯了,行骗行到内阁头上,可厌之极,可厌之极!”

    内阁是什么地方,一天到晚同地方大员,各部衙门送上来的折子文书打交道,尤其是他们这种两榜进士出身的阁老,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,任何一分文书,只要经他的手扫描上那么一眼,立即就能从里面挑出问题来,也能分辨出真假。

    换成往常,这么一分可笑的捷报送上来,其他书办小吏也都笑翻了天。但今日却怪,那些小吏们不但没有露出一张嘲讽脸,反都涨红了面皮:“好个孙太初,好个孙太初!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军总算是胜了一场,好好好,好得很。虽说未必就能退兵,可建奴此战受挫,士气沮丧,想必不会再攻京城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只要建奴不攻京城就好,他们又不可能在这里久留,过得一阵子,自会北返。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!”

    “真是一个好消息了,没啥说的,等下大家也不要走,小弟做东,请诸君起小酌几杯,当做庆贺!”

    “如此,就恭敬不如从命了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众人又是红了脸,又是跺脚又是鼓掌,全然将刘宇亮这个阁老给忘记了。

    刘宇亮也是莫名其妙,忍不住问旁边的书办:“怎么,难道这份捷报是真的?两千宁乡军就能灭五千建奴,可能吗?”

    那书办一脸的喜色:“别人说的或许是假,可这场胜绩若是出自孙元之手,却绝对是真的。阁老且放心,斩获的人头经过宣府总兵官杨国柱的鉴定之后,又送了上来,兵部已经派人勘验过,都是真的,绝对不是杀粮冒功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那书办突然叹息一声:“这个孙太初也真是太实诚了,别人若是有如此斩获,绝对往十倍里夸大,说成一万级也是有可能。他却好,一级就是一级,绝不多报。”

    门口,一个书办笑道:“也只有这种有愣劲心思简单的人才做得了沙场悍将,否则他孙太初就不仅仅是一个参将,说不定已经是一个七品正印知县了。”

    又有人笑道:“军汉就是军汉,也只有这种直愣子才能上得了阵,杀得了。他又不是读书种子,做什么正印七品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是一阵低笑。

    “孙元孙太初,这人的名字听起来好熟。”刘宇亮以手指揉着太阳穴,须臾,才迟疑地说道:“是不是滁州大战,又在泗州生擒贼寇高迎祥的那个孙元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,正是,阁老竟然不记得。”

    刘宇亮尴尬一笑,两年前他可不在内阁,还不是宰辅,又如何知道此人?